宋彬 @ 02-11 15:46:37   合作社新闻   0/11565

上学习强国啦!!

庄稼汉的大棚“致富经”—— 记青海都兰县下柴源村致富带头人王亭荣

青海学习平台
2021-02-08
作者:才格增 扎西措毛 玖太本

寒冬腊月,在海西州都兰县香日德镇下柴源村柴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内,采摘贩卖,一片繁忙景象。

一排排温室大棚,望不到头,间间毗连,整齐划一,就像一片银色海洋。通往大棚的道路全都是新修的水泥路,中小型的货车都能进入田间地头采购蔬菜。大棚内,长势喜人的茄子、菜瓜和西红柿挂满枝头,“我早早地在这儿等着收茄子和西红柿,这里的菜品质好,无公害,卖相也不错,我们都喜欢来这里收菜。”大棚外,蔬菜收购商赵师傅对记者说。

王亭荣是都兰县香日德镇下柴源村的村民,也是都兰柴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穿着朴素,黝黑的皮肤,一个典型的庄稼汉。香日德镇被冠以柴达木第一镇的美誉,这里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种植。过去,村民依靠传统种植业为生,王亭荣和这里的其他农民一样,在自家的承包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艰辛劳作。渐渐地他发现由于土地分散,大多数农户都存在土地利用率低、耕作方式落后、种植结构单一等问题,乡亲们往往忙活一年手里却剩不下多少钱,这一切被胆大心细的王亭荣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他萌生了承包土地集中种植的想法。

就这样,从刚开始流转土地带动农户增收,到1999年开始种植第一个大棚,再到2010年成立都兰柴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革和人员绩效考核,2019年试点3公顷露天蔬菜种植,合作社产业布局越来越精细,辐射带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王亭荣说:“2020年我们总共产量是1600吨,毛收入在420万左右,一半多的收入主要是花在人工上,其中给员工的奖励和工资就将近200多万。销售主要是本地及格尔木市场,如有过剩就销往西宁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本着“致富不忘乡邻、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户入股”的方式,吸纳香日德镇下柴源村周边缺技术、缺劳力贫困户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务工。目前,下柴源村和周边村子的55名村民在合作社固定就业,月收入有3000元左右,吸收200户共计43.5万元扶贫资金带资入社。据了解,合作社还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在合作社,农户不仅掌握了田间管理和种植技术,同时也增加了收入,实现脱贫。

今年50多岁的孙玉兰是香日德镇东盛村的村民,由于家里需要照料,没办法出远门务工。2014年她得知王亭荣的合作社里需要人手,就来到这里成为了蔬菜大棚里的种植工。之前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收入,现在不仅每个月有几千元的工资,年底还有一笔可观的绩效奖金。回想起这些,孙玉兰喜上眉梢。她说:“在合作社里已经有7年了,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很方便,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我们现在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走进王亭荣的育苗大棚,只见一盘盘芹菜、油麦菜、西瓜等果蔬的小苗子像列队的士兵整齐排列,绿油油的苗子摆满了育苗大棚。王亭荣再三叮嘱育苗工,为了保证果蔬的品质和品相,就一定要把控好种植品类的育苗,这样种植每个品种的品质和品相,才能上得了较大市场。

如今,都兰柴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王亭荣的“花式”大棚生意经的指导下,规模越来越大,合作社种植有布利塔长茄、航椒、生菜、西瓜、油桃等36种果蔬,现有0.5亩的日光温室412栋,钢架拱棚160栋及一座可容纳500吨蔬菜的保鲜库,同时种植露天蔬菜110亩。仅2020年,为入股的下柴源村产业分红1.305万元,上柴开村产业分红2.175万元,下柴开村产业分红2.175万元。

“下一步,还是要以做精做强为主,主要提高种植技术和果蔬品质。”王亭荣说:“我们利用好本地肥沃的土地、特殊的气候环境,种植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树立自己的高原品牌,在种植和销售果蔬行业上带领更多的村民富起来,走上富裕的幸福路。”


来源:柴达木日报
责任编辑:布英吉力格 王海莲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